基本信息:
姓名:李連祥 系所:土木工程系
學歷:研究生 學位:博士
職稱:教授 職務:中心主任
學科:結構工程、巖土工程
個人簡介:
土木工程系教授,基坑與深基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具有勘察、設計、施工、監理、開發工程經驗,主持完成京滬高鐵濟南站東廣場、濟南省會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等代表性項目基坑工程設計、監測和優化研究,參與濟南綠地普利中心、平安國際中心、中弘國際廣場等重大項目基礎選型與地下工程決策。善于將巖土與結構工程相結合,理論研究與工程建設相結合,并努力提升重大工程技術品質。近年優化和節約投資超過4000萬元。
教育經歷:
1983年9月-- 1987年7月河北大學力學專業取得學士學位;
1995年9月-- 1998年4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結構工程專業取得碩士學位;
2002年9月-- 2007年2月山東科技大學礦業工程專業取得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2011年1月— 澳門足球博彩網上投注-澳門足彩
土木工程系教授、山東大學基坑與深基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2004年3月-- 2010年12月濟南市勘察測繪研究院巖土治理工程部主任、濟南巖土工程公司經理、巖土工程設計咨詢室主任;
1999年1月-- 2004年2月 山東三箭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副總工程師;
1987年7月--1998年12月 河北唐山鋼鐵(集團)公司設計研究院土建科結構設計。
基本教學:
本科生課程:1 土力學;2 高層建筑施工;3 地下建筑結構與施工。
研究生課程:1基坑工程理論與設計方法;2主體結構與基坑支護結構共同作用理論與實踐;
3 超高層建筑施工。
科學研究:
研究開發
1 濟南市科技發展計劃項目群樁-“復合(土)體力學性狀及其基坑側壁側壓力理論的研究和應用(第一位);(經費129.73萬元,編號[201201145] );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工程涌水壁后注漿壓力傳遞機理及對支護結構穩定性影響研究”(第三位);
3 山東省優秀中青年科學家科研獎勵基金項目“護壁性能及樁端尺寸對入巖人工挖孔樁承載機理影響的研究”(第二位);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考慮樁-土體系漸進破壞的群樁基礎差異沉降控制機理研究”(第三位);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水力強耦合作用下深部隧洞圍巖裂隙演化及突水機理研究” (第三位);
6 山東平安建設集團定向開發項目--裝配式可回收基坑土釘墻支護體系研發(第一位);
7 中鐵濟南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高架高鐵線下基坑工程施工效應監控系統開發(第一位);
8 山東倍特力地基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噴灌擠壓復合樁工作機理與工藝效應綜合檢測技術系統開發。
設計優化
1濟南市西客站片區場站一體化(站區配套設施)工程東廣場基坑工程設計、監測與優化研究,基坑470m×350m,深度12.5m~22m;
2省會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及南車庫基坑工程設計、監測與優化研究,基坑270m×300m,深度10.9m~17.5m;;
3擬建恒大國際金融中心北區、中區基坑工程設計,高度518m的超高層建筑,基坑270m×240m,深度19.1m~27.8m。
4 中鐵逸都國際4地塊人工挖孔樁設計優化,推進破碎基巖樁基理論,節約造價近700萬元,工期提前3個月;
5 推動千佛山醫院綜合保健樓基坑支護結構優化,充分利用巖石邊坡自穩能力,將樁錨支護結構改為復合土釘墻,節約造價約600萬元,節約工期60天;
6 完成西區迪卡儂超市基坑工程優化,應用綠色施工技術替代傳統工藝止水帷幕,建議將傳統拉拔型錨索改為壓力型,創造技術價值約540萬元,加快工期約40天;
7 完成“印象濟南”基坑支護結構優化,考慮周邊在建工程影響,結合歷年降水資料,預測場地地下水位變化趨勢,采取分倉開挖、主動回灌等綜合控制措施,優化止水帷幕,降低項目投資約1600萬元。
學術成果:
規范編制
? 主編主編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噴擴錐臺組合樁技術標準》;
? 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
參編《建筑物地基安全性鑒定技術規程》;
主編之一《工程建設地下水控制技術規范》
參編《建筑基坑工程技術規范》;
主編《工程勘察地層層序劃分標準(濟南市)》;
主編《噴灌擠壓組合樁技術規程》。
代表論文
[1]基坑離心模型試驗開挖方法研究及應用[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16 ,35 (4):856-864 .
[2]復合地基側向力學性狀離心試驗方案研究與設計[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5(2):80-88.
[3]考慮CFG復合地基對土體側向加固作用的基坑支護結構優化[J]. 巖土工程學報, 34(增刊):500-506. 2012. (EI收錄)
[4] Monitor and analysis of the foundation pit combination support of Jinan West Railway Station Ground,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Advance in Civil Structures, Part 2:pp1207-1216. 2013.(EI收錄)
[5] The calculation analysis of supporting structure with no-load CFG composite foundation,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Advance in Civil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 Ⅲ, Part 2:pp796-800. 2014.(EI收錄)。
[6]微型樁與帷幕的不同位置對復合土釘墻力學形狀的影響分析[J],巖土力學,2015/7/28 vol36(S1): pp501-505.
[7]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Enclosed Cut-off Walls on Precipitation Design for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Research. 2015,Vol(53),Atlantis Press.PP:293-297
[8]基于PLAIXIS3D有限元軟件的某坑中坑影響分析[J].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6 Vol12(10):254-262
[9]不同擴徑體數量、位置對支盤樁承載力的影響[J]. 山東大學學報(工學版),2016, Vol46(10):88-95.
[10]臨近基坑開挖復合地基側向力學性狀離心試驗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2017,Vol. 50 (6):1-10.
[11]置換率對復合地基及其支護結構開挖變形影響的離心試驗研究[J].巖土力學,2017,Vol38(增1):131-140.
[12]微型土壓力傳感器標定方法研究[J].地震工程學報,2017,Vol39(4):731-738.
[13]支護樁與地下主體結構相結合的永久支護結構[J]. 建筑科學與工程學報,2017 Vol34(2):119-127.
[14] 李連祥,胡峰,扈學波,張加冕. 新型裝配式可回收基坑土釘的開發和應用[J].巖土力學,2017,Vol38(S1):113-122.
[15]基坑支護樁永久存在對地下室外墻土壓力分布的影響[J]. 山東大學學報(工學版),2017 Vol(47):13-22;
[16] 基坑工程離心模型試驗進展與關鍵技術 [J].工業建筑,2015 Vol. 45 (10):142-150.
[17] 砂土地基和粉質黏土地基基坑懸臂開挖離心模型試驗[J].巖土力學,2017,Vol39(2):1-8.
[18] 剛性樁復合地基與臨近基坑支護結構相互影響的離心模型試驗[J].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7,Vol36(S2):4142-4150.
[19] Centrifugal Investigation of Excavation Adjacentto Existing Composite Foundation [J]. J. Perform. Constr. Facil., 2018, 32(4): 04018044.
社會兼職:
中國巖石力學學會地下工程分會理事,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分會樁基礎學術委員會委員、施工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山東省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山東省力學學會理事,山東土木建筑學會地下空間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建筑工程質量安全專家,濟南市深基坑工程評審專家。
招生信息:
結構工程(學術型)、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型)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