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新冠病毒肆虐期間,全國人民都積極投入到防控疫情的工作中。向來飽含家國情懷的山大人也不例外,在各自的位置為疫情防控貢獻著力量,彰顯山大人的豪情、責任與擔當,我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劉洋便屬其一。近日,他憑借在新疆疫情防控中的出色表現獲得山東大學第四屆研究生道德風尚獎,在全院范圍內形成榜樣示范帶頭作用。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7月,隨著烏魯木齊疫情的爆發與擴散,當地政府采取了管控措施,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成了一個問題。正在新疆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暑期實習的劉洋果斷報名,成為了一名當地的抗疫志愿者。
為居民送去一日三餐以及各類防疫物資、給住戶測量體溫并對樓道進行消殺清理、監督居民切實履行足不出戶的防疫要求,劉洋的志愿者生活忙碌而又充實。當地夏季的溫度常常高達37度,防護服、口罩、護目鏡等防護裝備所帶來的悶熱感更是讓人難以忍受。即便是這樣,劉洋仍在抗疫一線奮斗了整整45天,為抗擊新冠疫情勝利貢獻了一份力量。他說道:“看到居民們口罩也遮不住的笑意,我十分有滿足感。”正如魯迅先生對中國青年的期許“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山大青年學子對待國家和社會的態度——責任與擔當。劉洋的工作也得到了社區群眾的認可,抗疫勝利后,當地向我院發來感謝信,以表彰他在疫情防控中的出色工作。

長期以來,我院積極響應國家和學校要求,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良好的道德風尚,提升研究生道德素養和擔當精神。同時,我院巖土中心黨支部作為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單位,始終堅持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以黨建促科研,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科研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一三五七”工作法指導下,巖土中心黨支部師生將家國意識常置心頭,深入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解決實際工程難題,頂天立地做科研。
2020.11.17
(文:姜旭東 圖: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