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山東大學“前行者”社會實踐團隊趕赴貴州鎮遠,對當地古建筑進行第二次調研。全體成員參與了本次調研活動。
上午8時,團隊從鎮遠縣最具特色的古建筑青龍洞出發,進行實地走訪,對當地古建筑有一個初步的認識與了解。走訪戲樓的時候發現,該地建筑風格多樣,但一律采用木質結構,房檐的雕刻清晰,大氣,多以花、鳥為主體,象征古代勞動人民美好的愿景。在這里,有著鑼鼓喧天的戲臺,據考證是貴州省保存最完整,雕刻最精美的戲樓之一。戲樓臺沿有鏤雕《楊家將》中的十多段戲文故事。戲臺上方為浮雕云龍藻井,正壁為浮雕“福祿壽喜”圖,后臺和耳房為化妝間和休息間,左右有回廊與廂樓連通,廊上額枋八仙人物圓雕。這里是當年商人云集,喝茶,看戲,交談生意之所,從遺留下來的遺跡中,依稀能想象出當時人來人往的盛況。戲臺上有對聯:不典不經格外文章圈外句,半真半假水中明月鏡中天。橫批:中和且平。
通過本次對鎮遠古建筑群實地調研,對古建筑有一個大致的認識了解,如何處理好古建筑與現代化建筑的矛盾,古建筑究竟是留還是不留,如何保護,都是值得商榷的問題。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現代化社會的今天,人們素質的不斷提升,對于古建筑的保護與認識也將不斷提升,古建筑會發揚光大。
(圖/洪濤 文/周德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