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山東大學“江河湖海”社會實踐團隊前往黃河口生態旅游區展開調研,進一步了解黃河口濕地的保護和利用情況。
上午9點,實踐隊啟程前往黃河口大濕地,并在途中再次確認了本次調研的路線和要采訪旅游區工作人員的問題。抵達黃河口后,實踐隊首先對在場工作人員進行了采訪調查,據工作人員稱,黃河口濕地生態園地處渤海與萊州灣的交匯處,黃河千年的流淌與沉淀,在它的入海口成就了中國最廣闊、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它有著獨特的濕地生態環境,園內的生物資源也十分豐富,有各類林木、水生動物級珍稀鳥類,隨著對濕地的進一步恢復和保護,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鳥類停留在這里,成為集生態原始旅游、濕地科學考察、鳥類研究、愛國主義教育于一體的風景勝地。之后,實踐隊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了黃河口濕地展覽廳和黃河三角洲鳥類博物館,成員們了解到黃河三角洲的濕地風貌和繁盛資源,欣賞了黃河口生態濕地壯麗美好的自然景觀,也感受到多元文化在黃河口的聚集與融合。
下午,隊長郭甜甜組織全員觀看了黃河口生態濕地保護的一系列教育影片,影片改編自真實故事,展現出人們對黃河三角洲這片年輕濕地的悉心保護。展廳播放的教育視頻包括“生命保護”、“濕地瑰寶”和“發展愿景”三部分,串聯綠色環保行動的動人故事,凸顯出濕地的保護成果,呼吁廣大群眾共同鑄就黃河三角洲更美好的明天。
本次濕地調研,實踐隊更加深入的了解了黃河口濕地保護的現狀,強化了濕地保護的意識,為下一步調研提供了明確方向。(圖/郭甜甜 文/張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