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澳門足球博彩網上投注-澳門足彩
建筑學系于講學堂109舉辦了“敦煌石窟建筑藝術”講座。敦煌研究院的孫毅華研究員擔任主講,建筑學系全體同學參加。
孫毅華從敦煌在世界上的獨特地位切入,引出了對敦煌石窟藝術研究的分享,從石窟開鑿的歷史背景到石窟中顯示的特有吐蕃文化、西夏文化,從歷史演變中消失的單體建筑到敦煌壁畫藝術在現代社會中的應用,詳盡細致,發人深省。
在敦煌藝術的展示中,孫毅華指出,石窟記載了中古時期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軌跡,敦煌因此而散發著歷史文化多元的內涵和民族交融的斑斕色彩。在講解過程中,他特別提到了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產生的塔與“塔寺”。孫毅華不僅展示了逼真的圖片,還介紹了專家的研究結果和史書中的詳細記載。此外,孫毅華更是從其中獨特的彎柱頭和翼形拱出發,展開了關于吐蕃文化在石窟壁畫中的獨特建筑形象及影響的解說,石窟中建筑形象和吐蕃文獻的結合讓同學們得以窺見吐蕃時期建筑與現藏民族建筑的演變。最后,孫毅華將敦煌壁畫藝術和現代社會聯系起來,以人民大會堂宴會廳天井燈飾的設計為例,具體說明了敦煌藝術在當今社會中的應用。精彩的講演結束后,多位同學分別就“敦煌藝術線描研究方法的借鑒意義”“敦煌藝術中是否包含思潮影響的內容”以及“敦煌石窟的保護”問題向孫毅華請教,孫毅華詳細地回答了各位同學的問題。至此,講座圓滿結束。
本次敦煌藝術講座為同學們了解敦煌石窟這一歷史文化寶藏提供了機會,拓寬了同學們的視野,同時提高了同學們對于專業學習的興趣,增強了建筑學學生關注傳統、保護古建的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