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長達一周的學生情況了解與系統備課,2021年7月24日,“神筆馬良”希望小屋社會實踐團隊為鄒平市“希望小屋”項目的淼淼同學帶來了趣味生動的第一天課程。

團隊成員李敏為學生講述了設計與美育教育。
美,是指能引起人們美感的客觀事物的一種共同的本質屬性。人類關于美的本質、定義、感覺、形態及審美等問題的認識、判斷、應用的過程是美學。
美包括生活美和藝術美兩個最主要形態。生活美又分為自然美和社會美。美的內涵是指能引起人們美感的客觀事物的一種共同的本質屬性,但它本身是一種主觀感受。
通過課程教學,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感受設計的作用并且轉換思維方式,提高審美能力。

團隊成員石鏡煒結合建筑專業所學與學生興趣,為深入學生淺出地講解了“色彩”的基本知識與實際應用。
課程以最基礎的色彩理論為主,幫助小同學在繪畫的初始階段能夠有意識地注意到理論知識的運用,理性的使用顏色。備課時著重查閱了很多有關色彩理論的知識,并在課堂中趣味地講述了色彩的分類、基本屬性、色彩聯想、色彩搭配方式等內容,同時通過軟件進行了適當的演示。

正課內容結束后,針對學生積極提問,簡單地講述了動漫中眼睛的畫法和基本結構。
此外,通過課后反思,課程設計將在內容和案例實踐方面繼續進行完善。

團隊成員李鑫琪為學生講解了分數乘法部分的數學計算知識。
在學習前學生對這一部分內容已經進行了預習,了解了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開始通過整數乘法的知識點遷移,進行了很重要的鋪墊,利用知識點間的聯系,精心設置了練習題目,為教學重點服務,使學生可以順利掌握分數乘法的意義及計算方法。

數學的學習在于理解,以及掌握后的練習。通過題目的練習,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有了顯著進步。

“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的責任。”
——蔡元培
團隊第一次授課兼顧知識教育與興趣培養。在常規的數學計算之余,結合學生對于美術的興趣愛好,著重準備設計與色彩的課程教學,認可學生的興趣并幫助發展提升能力,以真正實現教與育的融合。
(圖文/趙心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