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8日建筑學系支部書記、城鄉人居環境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王金巖,接受了《濟南日報》記者肖明君的專訪。圍繞濟南“工業強市19條”、“智造濟南”等問題從理論、實踐、營商環境、人才引進等方面,向濟南市建言獻策。
王金巖首先回答了肖記者提出的濟南“工業強市”和省會城市崛起之間關系的提問。王金巖認為,時隔15年,濟南再度提出“工業強市”的發展戰略,這既是新一輪解放思想,也是再一次的實事求是。從濟南的人口規模、經濟總量、帶動能力以及各種區域經濟發展內外環境來看,終究離不開工業和制造業特別是高端制造業的強大及其催生的外圍服務業的振興,產業鏈條既要長也要壯,僅靠把“吃串”的濟南變成“喝咖啡”的濟南,已經難以支撐和維系濟南的跨越騰飛。
其次,在回答肖記者關于濟南傳統產業發展和未來工業復興關系的提問時,王金巖認為,傳統意味著繼承,也意味著取舍,意味著基礎厚度,也意味著問題積累。從濟南工業和制造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濟南的制造業依然是“有山頭、無山脈”,有幾個大企業,但中小企業活力不夠,沒有形成產業鏈或“產業脈”。同時,城市發展還存在較多瓶頸。一是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方面的,二是政府對工業和制造業投資與扶持力度方面,三是濟南本土企業家成長方面。特別是濟南土生土長的企業家尚未“野蠻生長”,工業發展的弄潮兒還沒有批量涌現,思想保守、制度滯后、營商環境差等問題嚴重影響了發展活力。
再者,王金巖也對城市政策和規劃導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應該實施工業產業發展的區域集聚戰略,不遺余力延伸產業鏈條,形成大中小聯動發展,推動企業科技創新力度,抓住全球新一輪產業轉移和變局機遇,改變“撒網式”招商模式,實施精準化、目標化招商。解放思想,組織開展“搶才戰役”,進一步完善人才引進政策,制定詳細配套措施,扭轉地域引才劣勢。
《濟南日報》(Jinan Daily)是濟南市的機關報,是山東省發行量大、覆蓋面廣、權威性強、信譽度高的大型綜合日報之一。王金巖的專訪也是《濟南日報》近期圍繞“濟南工業強市戰略”的系列專訪之一。專訪邀請了一批省內外城市發展、經濟發展等領域學者專家參與,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近年來,澳門足球博彩網上投注
建筑學系依托山東大學城鄉人居環境研究中心、綠色建筑與生態城市研究中心,在服務山東中綜合發力,圍繞著城市發展戰略研究、城鄉融合與鄉村振興戰略積累了一批成果,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文:王金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