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第十七屆“挑戰杯”·建設銀行山東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終審決賽在山東大學中心校區落下帷幕。澳門足球博彩網上投注
由李術才院士、薛翊國教授、蘇茂鑫副教授指導,2018級碩士研究生劉軼民負責的參賽作品“固源瞬變電磁隧道地質三維精細預報方法與系統”榮獲特等獎。

該參賽作品立足于“一帶一路”倡議和“川藏鐵路”國家戰略,研發了一種固源瞬變電磁隧道地質三維精細預報方法與系統,旨在解決地下工程中,突水突泥等地質災害嚴重威脅人員和設備安全的問題。該項目形成了包括理論分析、儀器研制、軟件開發、試驗測試和工程應用的“五位一體”完整體系。團隊創新采用多通道陣列式數據采集方式,充分利用隧道掌子面空間,使采集得到的數據更加豐富,探測區間更長;他們提出的多頻數據融合和三維成像手段有助于實現隧道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質體的精確定位和解譯。此外,得益于在工程現場的成功應用,這項技術得到了業內專家和施工單位的高度評價。

作為項目的指導教師,李術才院士長期從事隧道與地下工程突水突泥災害防控研究。他提倡讓學生和教師一起做科研,以科研促教學。他領銜的“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先后參與指導100余位山大學生,并在“挑戰杯”競賽中多次取得不俗“戰績”。團隊成員劉軼民、程凱、寧澤旭、柏成浩、姜旭東、馬嘯寅、馬天昊、喬洪磊充分利用學科交叉優勢,融合不同的研究方向,在競賽中發揮各自優勢,通力協作,經過廣泛的文獻調研、理論研究、實踐操作、試驗驗證和成果轉化,最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固源瞬變電磁隧道地質三維精細預報方法與系統成果體系。

本次大賽主題是“青春筑夢,科創強國”,大賽自啟動以來,各高校積極參與,全省共有108所高校舉辦校賽,輻射帶動參賽學生數量超過20萬名,參賽學校、參賽作品、參賽學生數量均創歷史新高。經過校級初賽、省級復賽及復活賽的層層選拔,共有371項作品脫穎而出,進入終審決賽。
此次大賽體現了土建學子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提升創新創業精神的良好精神風貌,響應了山東大學共青團組織提出的“培育創新意識、培養創造能力、鍛造創業精神”的工作目標,展現了土建學子求索創新、善思善行的精神風貌。澳門足球博彩網上投注
也將以本次比賽為契機,繼續重視學生創新教育、實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科研項目等培養措施,奮力在學生培養等方面開辟新篇章。
(文/包振昊、李雪劍 審稿人/姜海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