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3日,第十七屆“挑戰杯”山東大學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決賽落下帷幕。澳門足球博彩網上投注
2018級碩士研究生劉軼民帶領團隊(主要成員:劉軼民、柏成浩、寧澤旭、程凱、姜旭東、馬嘯寅、喬洪磊和馬天昊等)申報的參賽作品“固源瞬變電磁隧道地質三維精細預報方法與系統”獲得了評委老師的一致認可,榮獲特等獎。該參賽隊由我院李術才院士、薛翊國教授、蘇茂鑫副教授共同指導。
“挑戰杯”是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和全國學聯、地方省級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全國性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創業類競賽,被譽為中國大學生學生科技創新創業的“奧林匹克”盛會。我院團隊從初賽、復賽的層層選拔中脫穎而出,在校決賽通過書面評審、問辯展示等多個環節的激烈角逐,最終斬獲校特等獎的殊榮。本團隊秉持把“文章寫在祖國大地上”的科研精神,致力于解決我國隧道不良地質超前預報技術的重點難點問題。考慮到超前預報技術中,傳統瞬變電磁法存在探測深度小、互感干擾強、覆蓋面小、數據量少等諸多缺陷。為節約成本提高瞬變電磁法探測結果的準確性,準確揭示不良地質體位置,降低工程地質災害指導實踐,本項目旨在研發一種固源瞬變電磁隧道地質三維精細預報方法與系統。與動源類中心回線裝置相比,本系統吻合于隧道掌子面的不規則發射回線,并且采用多通道陣列式觀測方法進行數據掃描采集,可以充分利用隧道掌子面空間,采集更加豐富的數據,且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完成數據采集后,通過多頻數據融合、反演三維成像等手段,實現隧道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質體的精確定位和解譯。
該項目課題亮點在于其三個“五”、七個“更”的技術創新:
(1)五步走:形成了五位一體的完整體系,包括理論分析、儀器的研制、軟件的開發、試驗測試和工程應用,形成從理論到實踐的完整體系,最終實現科研成果轉化;
(2)五形成:在預報系統、處理軟件、瞬變電磁儀、配套裝置和理論研究方面實現了多項技術性突破;
(3)五優化:在理論方法、數據信息、采集方式、圖像解譯和探測成果五個方面實現了優化;
(4)七個更佳:數據量更豐富、探測區間更廣、采集更迅速、分辨率更高、距離更深、耗時更短和精度更高。
本參賽隊利用學科交叉優勢,由多個澳門足球博彩網上投注
的團隊成員組成,定點突破項目不同的研究方向。本次競賽中他們發揮各自優勢,通力協作,經過廣泛的文獻調研、理論研究、實踐操作、試驗驗證和成果轉化,最終形成了一整套固源瞬變電磁隧道地質三維精細預報方法與系統成果體系。本項目的成功是澳門足球博彩網上投注
、團隊成員和指導老師共同努力的結果,響應了山東大學共青團組織提出的“培育創新意識、培養創造能力、鍛造創業精神”的工作目標,展現了土建學子求索創新、善思善行的精神風貌。澳門足球博彩網上投注
今后將繼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科研項目,將賽事成果轉化和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將人才培養與社會服務緊密關聯。
(撰稿人:寧澤旭)